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盛的气象,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这首绝句,却别出心裁,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澄泓湛凝绿,物影巧相映”(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的精细图景,并融入美丽的神话传说,结构成新巧而又清丽的篇章。
这首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正面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
“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
这两句以波平如镜的湖水,以浅碧与深翠色彩的对比,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这是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
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笔锋一转,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
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即得名于此。
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她的秀美,吸引着不少诗人为之命笔。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两句诗,同样也是以螺髻来形容,不过这是刻画了遥望水面白浪环绕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这一首,则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更为轻灵秀润。
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
这种“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 陶《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方 干《题君山》 君山,又名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之神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故君山又称湖山。正是其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吸引历代诗人写就了一首首颇具审美价值的妙诗。
上录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与方干的《题君山》(一说作者为程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两首同题诗,吟咏的对象都是洞庭湖的君山,其构思也都新颖巧妙,而又各有千秋。
诗贵创新,尤其是在构思上要不落俗套,另辟蹊径,选择新的表现角度。惟其如此,诗才有诗味,也才能耐人寻味,不胫而走。
雍陶与方干深得个中三昧,其诗吟咏君山都注意避免重复前人的诗境,而写出新意来。雍陶的《题君山》,描绘洞庭君山之美景,起笔便不同凡响:“烟波不动影沉沉。”
这里,诗人未正面描写君山,而是从其在洞庭湖中的倒影写起,以“不动”二字明言湖面风平浪静,水波不兴,以“沉沉”二字凸现君山倒影颜色的深沉与凝重,暗中点题,别具匠心。次句从色彩方面着墨,以“碧色全无”状写湖水之色,以“翠色深”状写君山之色,二者相互映衬。
以上两句实写湖光山色的自然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态的湖山倒影图。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实写湖中君山倒影,转为虚写神话传说,并与湖山的描写融合起来。
“疑是水仙梳洗处”,意为:这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湘君姊妹梳洗生活的地方吧!此句虽想落天外,却情生目前,因为“疑是”的根据,即在前两句。倘若无前两句对湖光山色的实写,便缺乏激发想象的因素,。
《汉宫词》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这是一首富有社会意义的咏史诗,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飘渺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首两句是神仙传说,入木三分地揭露汉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三四句是历史故事,刻画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心求贤的思想行径。诗人不加评议,完全用形象说话。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在我国所有的著名湖泊中,有关洞庭湖的名人名句最多,现摘录一些: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短信搜索 本类。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白居易《题岳阳楼》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节选)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孟浩然《洞庭湖寄阎九》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元稹《洞庭湖》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 庭》。
1、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景抒情的诗句。――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借景抒情的诗句。――
12、唐・ 孟浩然 《宿见德江》
移舟伯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宋・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4、宋・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又题《客中作》 [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I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八阵图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绝】 类别:【怀古】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
1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2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3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4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5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7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8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赏析: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2.《天净沙 春》 年代: 元 作者: 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赏析: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3.《江雪》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4.《临洞庭上张丞相》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赏析: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
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5.《长相思・汴水流》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赏析: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比较新颖奇巧。
它写一个闺中*,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充满无限深情。词作采用画龙点睛之笔,最后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因而给读者留下强烈的悬念。
6.《春宫怨》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赏析: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
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关于此诗作者,历来有所争议。
欧阳修和吴聿以为周仆所为,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却断为杜荀鹤所作,且云:“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证。
7.《清平乐・别来春半》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乾德四年(966),李煜弟从善入宋不得归。
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词。词并未拘泥与此一情,而是虚笔点染,描绘出一种扩大的感情境界与氛围。
词的开篇,点明事由与季节。为什么在春意正浓.春光明媚之时,却说“触目柔肠断”呢?原是“别来”之阴影笼罩了一切,触目之景还是“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和形象。过片紧承“别来”二字,“雁来音信无凭”既是景象的转换,也是情感深入,谓雁能传书,但是雁来人不来,雁归人不归,徒增愁恨。
“路遥归梦难成”又翻进一层,为所怀念之人设想,语意奇特,委婉之至。结尾二句以远接天涯.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生动,贴切自然;在语法上一波三折,在语意上一唱三叹,顿挫有致,情韵俱生。
8.《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赏析:就诗人而言,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
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正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设想诗人创作时的状态,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这时,正如《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心因“物色之动”而摇,辞因“情以物迁”而发。
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9.《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 年代: 宋 作者: 。
描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D�D�D�D�D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D�D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D�D�D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D�D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D�D�D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D�D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D�D�D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D�D�D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D�D李商隐《无题》 写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D�D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D�D�D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D�D�D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D�D高适《别董大》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D�D�D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D�D�D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D�D�D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D�D�D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D�D�D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D�D�D�D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D�D�D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D�D�D-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D�D�D�D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D�D�D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D�D�D�D�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D�D�D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D�D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D�D�D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D�D�D�D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D�D�D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D�D�D�D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D�D�D《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D�D�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D�D�D�D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D�D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D�D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D�D�D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D�D�D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D�D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D�D�D�D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D�D�D�D陶渊明《饮酒》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D�D�D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D�D�D白居易《大林寺寺桃花》。
抒情诗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秋风清》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释义: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释义: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酒白云边。《游洞庭湖》李白
释义: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而得名。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可见其声势浩大,景色壮丽,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此处以诗词赞美景抒豪情。
参考资料
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北京华侨出版社,2010
写景抒情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D�D�D�D�D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D�D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D�D�D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D�D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D�D�D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D�D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D�D�D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D�D�D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D�D李商隐《无题》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5、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10、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1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描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D�D�D�D�D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D�D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D�D�D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D�D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D�D�D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D�D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D�D�D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D�D�D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D�D李商隐《无题》
写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D�D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D�D�D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D�D�D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D�D高适《别董大》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D�D�D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D�D�D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D�D�D�D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D�D�D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D�D�D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D�D�D�D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D�D�D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D�D�D-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D�D�D�D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D�D�D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D�D�D�D�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D�D�D�D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D�D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D�D�D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D�D�D�D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D�D�D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D�D�D�D�D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D�D�D《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D�D�D�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D�D�D�D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D�D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D�D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D�D�D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D�D�D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D�D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D�D�D�D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D�D�D�D陶渊明《饮酒》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D�D�D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D�D�D白居易《大林寺寺桃花》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扩展资料: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
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标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