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 正文
跨越30年,这对医疗队“父子兵”接力援助卢旺达|全球看点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3-05-03 09:44:11
字号:

在非洲,有一群特殊的劳动者。他们从中国远道而来,在艰苦条件下施展仁心仁术,为当地民众生命健康辛勤奉献。他们就是中国援非医疗队。

今年是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中国医疗队的足迹已遍布广袤非洲大陆。在这群劳动者中,不乏父子两代接力援非的动人故事,他们用责任与奉献书写了中非友谊佳话。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贾岑和贾建虹就是这样一对“父子兵”。

30多年前,他远赴非洲展医者担当


【资料图】

今年83岁的贾岑,退休前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1991年,内蒙古卫生厅开始筹建第6批援卢医疗队,时任医院儿科副主任的贾岑毫不犹豫报了名。“我是党员,就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帮助非洲人民减轻疾病困扰。”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贾岑。新华社记者魏婧宇摄

1992年4月,贾岑所在的医疗队抵达东非国家卢旺达。彼时,他们面临的是简陋的工作环境和稀缺的医疗资源——医疗队驻扎的基本戈医院位于卢东部一个偏僻、落后的地区,距离首都基加利约160公里。

法语是卢旺达的官方语言之一,赴任之前所有队员都接受了半年法语培训。“但是看病的多是本地带着孩子的妇女,她们不会法语。为了更好和病人交流,我学习起了当地语言。”在当地同事的帮助下,贾岑逐渐攻破了“语言关”。如今,在卢旺达的工作细节多已记忆模糊,但贾岑仍记得学会的第一句当地话,询问患者“咳嗽吗”。

贾岑(右一)与卢旺达朋友合影翻拍。受访者供图

卢旺达距离中国近9000公里。上世纪90年代,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几个月才能收到一封国内的来信。“医疗队员们想家的时候就会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广播,跟着广播一起唱《我的祖国》等歌曲。”贾岑动情地回忆道。

1994年4月,援卢医疗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卢旺达内战升级。面对复杂危险局面,医疗队冷静应对,克服重重困难,经坦桑尼亚安全返回国内。撤离途中,在坦桑尼亚境内发生的一件事令贾岑至今感动不已。

当时,他们路过一座村庄的医院,医护人员得知他们是来自中国的医疗队后,立刻用煤油炉为他们烧了几壶开水。“每个医疗队员都深刻感受到非洲人民对中国的感情。正是因为祖国对非洲的无私援助,中国医疗队员们才能在异国他乡受到热情帮助。”贾岑说。

30多年后,他循父脚步架沟通桥梁

贾岑的儿子叫贾建虹,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处对外合作与成果管理办公室主任,多年来从事外事相关工作。

作为中国第23批援卢旺达医疗队的翻译,54岁的贾建虹于去年12月与其他14名队员抵达卢旺达,开启为期一年的援非任务。

3月27日,中国援卢医疗队为当地民众进行健康义诊,翻译贾建虹正在做工作笔记。黄万晴摄

谈起参加援卢医疗队的初衷,贾建虹回忆起父亲早年从卢旺达寄回家中书信里对自己的一份嘱托:“你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怀抱一份善意的关怀,一颗勇敢的心,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正是父亲的援卢经历,让贾建虹始终对援外事业多了一份关注和向往。

多年前,贾建虹望着父亲离乡援非的背影,心中既不舍又感动;多年后,父亲在送别贾建虹时嘱咐道:“我会照顾好你妈妈,你只管去做你想做的,实现你的理想。”

作为医疗队一员,翻译承担着重要角色,关系着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健康。“从向病人告知病情到用药再到做手术,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翻译。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是一想到我是在执行援非任务,我就不觉得辛苦。”贾建虹说。

3月27日,在马萨卡中国医疗队驻地,中国援卢医疗队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为卢旺达当地医生开展麻醉知识培训活动,翻译贾建虹(右一)为当地医生翻译培训内容。黄万晴摄

抵卢以来,医疗队除了开展日常诊疗工作外,还举办了“中国麻醉周”科普宣传活动、无痛分娩技术医疗培训等,并向当地捐赠医疗物资、资助贫困家庭。“我们有的队员还自己掏钱资助当地贫困儿童上学,给他们买书籍和文具。”贾建虹说。

贾建虹告诉记者,他发现与父亲记忆中的卢旺达相比,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当地人会说几句中文,很多人穿着印有中国汉字的T恤。老一辈的援卢成果,我们如今已经看到!”

如今,通讯技术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沟通。贾建虹经常给父亲通话讲述自己在卢旺达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贾岑也通过视频连线看到了卢旺达的崭新面貌。

在和儿子聊天时,贾岑最常叮嘱的话是:“你要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好中非人民交流的桥梁。”(记者:吉莉、魏婧宇、金正;视频:王玉珏;编辑:徐晓蕾、程大雨、陈玉芬、王丰丰)

标签: